当代工笔画领军人物——龚文桢
人物简介
艺术简历
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,对外友协画院名誉院长,中央文史馆画院院委。历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,北京画院高级职称评委,中国工笔画展评委。
1945年12月,生于北京。
1965年,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。
1972年,作品《四季青》入选全国国画连环画展。
1973年,作品《山里红》入选全国美展。
1975年,作品《菜花》入选北京美展。
1979年,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。
1981年,研究生毕业。
1982年,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,作品《唐人诗意图》参加“北京工笔重彩画展”等展览。
1983年,作品《金凤图》参加“中国画新作展”等展览。
1984年,为外交部作礼品画;为中南海、中国驻西德使馆等地作画。
1985年,为人民大会堂、英国使馆等地作画;作品参加“九人联展”等展览。
1986年,为外交部作画;作品参加在香港等地举办的展览;拍摄工笔花卉技法教学录像带。
1987年,调入中国画研究院;作品在中国画研究院、中国美术馆等地展出;作品入选荣宝斋出版的《工笔花鸟画选集》。
1988年,作品《老树》入选“北京国际水墨画展”并获优秀奖;访问日本并展出作品;为邮电部设计邮票并多次获奖。
1989年,出版《龚文桢工笔花卉》画册;作品《古木春荣图》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。
1991年,为中国驻联合国总部作画。
1992年,出版《龚文桢工笔花鸟画集》。
1993年,出版《龚文桢画集》;作品《老梅》入选“首届中国画大展”并获优秀奖。
1994年,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等展览,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展览;作品入选印度美术院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画展。
1995年,北京电视台拍摄《工笔花卉技法》录像片。
1996年,为外交部作画《国色天香》。 1997年,参加“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”活动。
1998年,作品参加“香港回归一周年展览”、“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画展”等展览。
2000年,参加在香港举办的“中国当代绘画、书法展”。
2001年,出版《龚文桢现代工笔花鸟集》、《工笔梅花画法》等画册;作品参加“中国画百年展”、“全国画院双年展”。
2002年,出版《龚文桢画竹技法》;应外交部邀请,为美国前总统布什生日创作《寿比南山》;为全国政协创作作品四幅。
2003年,为北京市委大楼创作《锦绣春光》,在市长办公楼陈列。
2004年,出版《中国画研究院画家作品集·龚文桢花鸟》
2005年,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二十人作品展;作品《海棠黄鹂》被中南海收藏并陈列;参加“国际造型艺术展”;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《喜上眉梢》;为邮电部设计《玉兰》邮票。
2006年,为统战部大楼作梅雀图。
2007年,参加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艺术大展,为统战部作画五幅。
2008年,为中国奥委会作《月季花》。
2010年,为中南海作画两幅。出版《荣宝斋画谱》。
专家点评
于非从写意转到工笔,目的在于冲破吴昌硕、齐白石南北两大写意派的垄断局面。画笔一转,转到了北宋宫廷派的工笔画,既学宋徽宗的画法,也学他的书法。自来名师出高徒,于非带出了两位高徒,一个田世光、一个俞致真,又带出了第三代工笔画家,龚文桢是其中一个,也以工笔花鸟为主攻方向,既和他的老师和太老师有同功之妙,也有异曲之貌。不看别的,只要看他在和毛竹、毛笋的合影中,便知他所追求的艺术形象有他自己的天地。再看他的写生作品,除了竹和笋、燕和雀、特善画大自然中的昏暗角落,用以突出荒树野花的面貌,强化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,尽管他的用笔用色,处处务实,一笔不苟,可是实中有虚,耐人寻味,在布局上,讲究花石树鸟的自然关系,表达季节与环境的特征。他的太老师喜欢用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一类题画诗,用以烘托形象的鲜明性,龚文桢却不依赖题画诗的烘托,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,靠一笔不苟的硬功夫,在浓厚中见清淡,严谨中见灵活。
龚文桢平心静气的勾、描、晕、染……熟练而创造性地运用了传统工笔画的技法语言,也适当的吸收了域外有效的表现手法,画得工细而不板滞,艳丽而不庸俗,称得上是没有火气,耐人咀嚼,写有时代风情的佳作。
——秦岭云
(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) 龚文桢画竹多年,已成画竹专家,他笔下之竹,茁壮挺拔者有之,秀丽修长者有之,繁枝密叶者有之,龙钟挛者亦有之,肥短修长,洋洋大观。与前人有所不同者,在于龚文桢笔下之竹,不惟显示其精神内蕴之超迈与画家向往之境界,且对其形状特征更有尽善尽美之表现,其根、茎、节、叶的描绘,是在精心观察写生的基础上,以高度熟练和表现力的线描,以及适度的渲染、敷色的结果。
龚文桢的花鸟艺术,既绍述于非闇、余致贞、田世光一脉,又能紧随时代,有所用心,有所创造,有所发展。大江以北,工笔花鸟画实力派之首,非龚莫属。
龚文桢是一位从传统走进现代、代表当今北方工笔花鸟画作高成就的当代大家,为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榜样的贡献。
——左庄伟
龚文桢工笔花鸟画以其学术品格、大家风范见长。读他的作品,最直接的感受还是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,是在传统工笔画基础上的活跃、灵动、深入,极大地丰富着表现题材及生活感受,而这种感受只能来源于生活。生活中他曾沉在社会最底层。绘画素材的采集上他曾沉在原始森林的最深处。他将两者实行嫁接,形成其绘画语言,使之生活化,在平易亲切中实现清新高洁的情感寓含。
——吴 杨
画家心得
写生是功夫,功夫到家了,作画时无须考虑笔法、技巧,而侧重于情感投入,在营造 空间感的过程中也营造氛围,有你的热情在画里,则可摆脱 工笔画的板滞、僵硬,追求画面灵动,格调清雅。 只有坚持长年不懈地深入生活、观察生活、体验生活、记录生活、认识生活,对所要描绘的飞禽走兽细心观察,对花草树木四季更替的规律精心研究,关注山川河流在时间中的换彩,花叶露珠随季节而生发,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及各门类 艺术修养,使生活积累与学养积累同步,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创意、新的作品,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,保持花鸟绘画的 生命之源。